南都电源于建华:新型电力储能应用及未来创新应用展望-中国国际储能大会
2024 03/20 10:24:10
来源:中国储能网

南都电源于建华:新型电力储能应用及未来创新应用展望

字体: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中国储能网讯:3月10-13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指导,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并联合500余家机构共同支持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暨展览会(简称“CIES”)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

  CIES大会以“共建储能生态链,共创储能新发展”为主题,针对储能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展开充分探讨,分享可持续发展政策机制、资本市场、国际市场、成本疏导、智能化系统集成技术、供应链体系、商业模式、技术标准、示范项目应用案例、新产品以及解决方案的普及和深化应用。

  来自行业主管机构、国内外驻华机构、科研单位、电网企业、发电企业、系统集成商、金融机构等不同领域的2011余家产业链供应链企业, 53417位线上注册嘉宾将参加本届CIES大会,储能网视频号线上直播11万人参与观看与交流。其中300余家企业集中展示了储能产品,涵盖系统集成、电芯、PCS、BMS、集装箱、消防、检测认证、飞轮储能、液流电池、熔盐储热、压缩空气储能等新型储能全产业链。

  3月10日下午,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国内营销中心副总裁于建华在新型储能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专场(上)分享了主题报告,报告题目《新型电力储能应用及未来创新应用展望》。以下为报告主要内容:

  于建华:各位行业同仁,下午好!

  很高兴一年一度的储能大会在杭州顺利的开幕。上午有很多专家领导对储能的未来做了很多展望,对储能当下的发展做了很多回顾。

  我的演讲主要分两个方向,是基于南都在储能发展十几年当中,我们对储能的理解和未来展望。

  还有和各位行业同仁汇报我们在全球市场,尤其在国内做了哪些项目,希望各位给予多多的批评和指导。

  接下来我们看基于国内,这么多年的储能大会都人声鼎沸,非常的热闹。不管参会还是做报告的,大家都很关注储能的发展。从国内需求来看,也是基于大的政策背景,双碳目标和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储能发展的机遇。

  时至今日,中国储能的装机量从火电到新能源,整体的装机量增长非常快,在习主席提出双碳目标之后。从装机量来看,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储能的机遇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根本性的价值。

  同时储能在中国这么多年,在电池发展,还有其他多元化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也确实为新型电力系统带来了它应有的价值。

  习主席在近几年的会议上,尤其今年的两会上多次提出新能源和储能相结合,会成为国家安全重要的竞争力。从中国整体的发展大家可以看到,从到早期的人口活力到经济竞争的优势,做一个大胆的预测,未来在能源上是中国大的转变。

  从背景上储能和新能源的结合,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重要作用。

  我们在新型电力系统的积累和整体规模,在整个过程中发生了变化,也具有挑战。随着大型新能源系统间歇性,波动性带来的变化,给电网和终端负荷带来的冲击,目前来看最好的解决技术还是储能技术。当然这种储能技术肯定是多元化的储能技术,基于这几年的发展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占比更高一些。

  基于整体国家在大的新能源产业上,整体“十四五”到3060的规划过程中,新能源场站未来取得哪些作用,提高调节能力,配除了抽蓄之外其他的储能技术。新型电力系统的新能源和最终结合在哪里?真正储能的商业机制在国内不是特别的明显和成熟,储能在整个过程中的技术价值凸显,但是商业价值没有形成突出的机制。

  建了这么多储能电站,摆在那里不体现价值就没有意义。国家顶层也在呼吁,加强储能的调度机制,包括储能市场化的模式快速的形成。

  基于在整个电力市场发展过程中的战略意义,也是老生常谈。早些年整个电网稳定的电网供给需求和新型电力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源随荷动和源荷互动,不管是微网的还是整体应用的,大家都知道最终服务的终端一定是负荷载体。这个负荷载体需要什么样电的质量,通过什么样的技术实现,不管分布式的光伏+储,还是新能源储能,这是我们未来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思考清楚了,我们的技术路线就清楚了,技术路线清楚了,规模化发展就不成问题了。

  围绕着最近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大家关注的是最多的,在两会之前也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看到很多行业新闻,在两会开始之前中央政治局,国家顶层的管理团队,这次的会议据说是在会议开始之前针对新能源的发展,还有新能源产业链在全球化,中国占有的地位和价值,请了很多专家先进行了聆听的指导意见和建议。

  在两会期间全国代表,国内大概40几个上市公司的人大代表都在提案当中提出如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如何健康,良性的发展这个产业,为我们国家在全球的能源输出上或者能源安全上献计献策。

  反向说明了未来新能源和新型电力系统的价值,和储能大家更关注的是价值。从储能技术分类上看,从电化学类的到热储能,到机械类的,电气类的。从目前2023年总体的装机量上看,基本上占比量最高当下还是电化学储能,其他的储能在2022年-2023年,从早期小的试验示范,基本上得到了规模化的示范。

  在竞争的格局当中肯定还是基于不同的应用场景,不同的技术配置,包括安全、效率、成本。但是这些东西取决于在应用层面上解决什么问题,选择哪种技术,选择技术的过程中更关注哪一点,是长寿命,还是高效率。

  这些最终才能形成良性的商业模式建立。并不是说基于我们提出多个维度之后,一定是哪个技术一枝独秀,从储能在中国的示范到现在规模化应用看出来,它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短期的容量型到功率型,到长时大容量型的储能发展。

  围绕着储能的优势,当下为什么说电化学储能占比更高一些,基本上占到90%规模化的应用。它现在的优点,系统规模大、响应速度快、精准的控制。更重要的是它产业链目前在我们国内已经形成了非常健全,完整的产业链,这个技术也是非常领先的。

  这才具备电化学储能规模化的应用才得到认可。产品的技术从有到示范,到规模化应用,没有5-10年的历程是不可能实现最终商业化价值的。在座很多对电化学储能接触的比较多,虽然大家可能有其他类别的,但是储能的起步是电化学起步的。中国的第一个示范电站和新能源结合,或者和电网直接相结合的也就是从2009年开始设计,2010开始有。第一个国家电网张北示范基地。

  那个时候储能技术基于铅碳电池技术和锂电池技术两种规模化的示范,现在10几年,到2022年底才形成国家和整个产业链高度的认同,才有了今天规模化的需求。

  这个规模化的需求和新能源的总占比来看还是微乎其微,中国对储能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储能的春天刚刚来。

  国内的增速可以看出,最近我发现在储能关联上特别明显的是信息快速传递的就是自媒体。自媒体非常多,有什么新闻,数据量化的东西传播的非常快,2023年的增速是最快的,从第三方的机构和协会评估报告来看,在中国储能增速2024年又是倍数的关系,这是在座各个同仁关注的未来市场的机会。

  随着产业发展快速总量的增长,所有的领导上午大会的致辞领导,还是与会的领导,大家更关注的是安全。早上听了姜总的报告,他也讲安全是基于什么,基于整体系统集设计,所有做储能的人都觉得非常简单。凡是做储能的团队基本上都是科班出身,从专业能力上看大家觉得非常容易,其实集成非常不简单,是多学科交叉,要保证高效率,高稳定的运行,高可靠的达到客户预期,这是非常难的。

  我们提出安全并不是给大家泼冷水,而是希望大家为了更好的保证行业和产业的发展,不管你们做哪一个场景的储能,大家都能秉承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样才能协同共生的发展,产业才更好,国家才给更多的支持政策。

  我们现在要围绕着储能产业发展,发挥各自企业的优势。多给国家,多给机构提供或者协同拉同建立相应的高标准。

  储能的另一个挑战就是价格。我不用多讲了,从2022年12月份开始,基于市场需求的增长,原材料的下降,储能的市场价格基本上和现在对比降了50%,还多一些。但是总体看,还是基于原材料的技术的迭代,加上需求的增长,带来了成本的快速下降,可能未来的下降空间还很大。

  今年比较大的标段,上周刚出来的,这个价格又突破了新的认知。成本不用过多的关注,还是围绕着自身的发展,要做好本质的项目,保持企业自身的增长,保证企业的存活率,不要盲目的追求订单。

  要提高储能的利用率,这个不讲了,早上刘司长说的非常好,我们更多的是呼吁,在座的所有人也是相互抱团取暖。咱们要呼吁,有机会一定要在国家的层面去呼吁,自己相互呼吁没有什么用。大家都知道干这个事就想赚钱。

  第二部分,介绍一下南都的情况。南都到现在刚好30周年,在行业是1994年成立,2010年上市。总体全球出货量的总规模是50GWh,有国家级的技术研究院,博士工作站。

  我们从2001年制定了全球市场的营销战略,在海外做的项目非常多。

  围绕着南都打造的产业化一体化布局,我们做了从产品制造到系统集成,到运营服务全产业闭环,我们更关注的是客户,他要知道买的供应商属于什么类型的企业,是单纯具备技术能力和供应能力,还是为全生命周期提供可持续服务的企业,这是我们南都需要经历多年培育和转型,孵化的储能全产业闭环的优势。

  从储能产品上,大的方向围绕着源侧,网侧,用户侧。从产品应用上第一代到第五代系统,一直在行业处于领先的地位。从工商业热度比较高,大多数大家都知道是模块化的,越小,将来和客户达成的诉求或者开发市场的达成率更高。我们从200千瓦的系统到500,还有移动式储能车都进行了规模化的出货。

  围绕着规模化应用,被定义的,从国家层面可以看出来主要是三大方向,我围绕三大方向南都做的几个案例进行分享。一个是电源侧,2022年正式投运的,在新疆做的华能125MWh的储能项目。风电上也做了规模化的应用。

  在电网侧做的中国最早的首个电网侧的,规模化做的是湖南电网侧储能调峰项目。多说一句,我个人认为储能规模化的应用最终取决于谁来管理,目前看监管、验收对标准提出更高的主要是电网管理者。

  能在电网上得到规模化应用的,也足以证明我们公司在整个产品能力到集成能力上得到了国家最高技术部门的认可。

  在共享储能上我们做了电压等级最高的共享储能项目,200MW/400MWh,还有河南豫能做了独立储能电站,200MWh的项目。中国储能应用侧打响第一枪的,推动第一个标准,做到1GWh规模化是南都电源,我们做了非常多的标杆性的项目和亮点的项目,推动了运用侧时至今日得到快速发展,得到各省领导的认可,国家级方向的认可。

  最后,我们也提一些挑战。更多还是基于加强顶层的设计,我们看到今年两会国家对新能源产业链,新型电力系统,包括储能有了更多的提案。领导给了更多的重视。有一个消息不知道准不准,据说闭幕会之前所有的提案都要给一个正面的回复,可能储能的新一波机会政策会出来。

  完善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基于国家大电网的系统和大能源安全的考虑,和海外不一样。我们希望有完善的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有整体收益机制的交易模式。

  基于我们对全行业和自身提出来的,提升技术突破,多场景应用的能力。

  提高标准,强化系统建设体系的安全管理。所有产业发展要有一个好的,高的标准,不可能可持续的发展。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孟瑾】